最近小編看到很多人在搜索頭肩底形態的相關內容,小編呢對此也是非常感興趣,特意整理了相關的內容,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下吧!
股市頭肩底形態怎么用?
1、成交量
左肩時要求量價配合,頭部時由于多空雙方大量換手,成交量也很大,但與左肩相比成交量已呈現頹廢之勢,不能有效地放量或低于左肩的水平,右肩與回抽過程中由于 元氣大傷,成交量呈現出持續萎縮的態勢。大盤在2245點構筑頭肩頂時的成交量就呈現出這種多-少-多-少的特征。
2、頸線
連結頭部形態中的兩點波谷所構成的水平壓力線為頸線,在頭肩頂中頸線不一定就是水平線, 但不管頸線是向上還是向下傾斜,都改變不了自由落體下跌的命運。大盤2245點時的頭肩頂的頸線是向下傾斜的,表明下跌動力十分充足。
3、突破
頭肩頂向下突破頸線時,與頭肩底不一樣,不需要成交量的配合,即縮量突破也有效。跌破后經常伴有回抽確認,突破一般以超過頸線3%為標準。頭肩頂的突破往往較頭肩底要可靠得多,當然在實戰中只要沒有突破頸線,仍不能斷定將反轉下行,雖這將失去在 頭部的最佳出貨機會,但要想賣出天價在實戰中是十分困難的。
4、量度跌幅
先量出頭部至頸線的最大距離,由突破位置開始計算,向下減去最大距離即為頭肩頂的量度跌幅。這僅是理論上的跌幅,股價在完成量度跌幅之后仍有繼續下跌的動力。
頭肩底形態有什么特征?
在空頭市場中,看空做空的力量不斷下壓股價連創新低,出現一定遞增成交量,由于已有一定的跌幅,股價出現短期的反彈,但反彈時成交量并未相應放大,主動性買盤不強,形式上還受到下降趨勢線的壓制,這就形成了“左肩”;接著股價又再增量下跌且跌破左肩的最低點,之后隨著股價繼續下挫成交量和左肩相比有所減少,說明下跌動力有所減小,之后股價反彈,成交量比左肩反彈階段時放大,沖破下降趨勢線,形成“頭部”;當股價回升到左肩的反彈高點附近時,出現第三次的回落,這時的成交量很明顯少于左肩和頭部,股價回跌至左肩的低點水平附近時,跌勢便基本穩定下來形成“右肩”;最后股價正式發動一次升勢,伴隨成交大量增加,有效突破頸線阻檔,成交更是顯著上升,整個型態便告完成。一波較大漲勢的即將來臨。
(1)頭肩底形態的形成時間較長且形態較為平緩,不象頭肩頂形態那樣劇烈而急促的形成;
(2)頭肩底形態的總成交量比頭肩頂形態的總成交量要少,這是由于底部供貨不足而頂部恐慌拋售所致;
(3)頭肩底形態突破頸線時必須要有量的劇增才能算有效,而頭肩頂形態突破頸線時則可以是無量下跌;
(4)頭肩底形態的價格在突破頸線后更習慣于反抽,原因是落袋為安的交易者比較多;
(5)頭肩底形態的頸線常常向右方下傾,如果頸線向右方上傾,則意味著市場更加堅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