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出現哪些癥狀表示血液粘稠?
信號一:口唇發紫,干活氣短
一些血液粘度高的人,而且伴有紅細胞增多癥狀,嘴唇就會發紺(呈青紫色),而且稍微做一些體力勞動,就很容易出現喘不過氣的現象。
醫生介紹,這類人一定要留意是否已經出現心血管以及肺臟的病變。
信號二:早上無精打采,晚上斗志昂揚
休息了一整夜,應該是精力充沛,神清氣爽,但如果你早上醒來,還是渾渾噩噩,頭腦暈乎乎的,沒有睡醒后大腦清醒、思維流暢的感覺;吃過早飯后,大腦逐漸變得清醒;晚餐過后,反而精神狀態最好,渾身是勁沒處使。
那么,你就要小心了,這可能是血液粘稠的信息,血液粘稠度高的人,基本上都是早上無精打采,晚上斗志昂揚。
信號三:陣發性視力模糊,時常看不清
大多數老年人血液粘稠度都比較高,血液流動不順暢,氧氣和營養物質就無法及時供給視神經,隨之就會可能引起視網膜以及視神經短暫性缺氧缺血的癥狀,看東西出現一陣陣模糊,醫學上稱“陣發性視力模糊”。
信號四:容易氣短、胸悶、心悸
因為血液粘稠會影響心臟的血液供給,容易導致血管堵塞、動脈粥樣硬化、高血脂等問題,影響心血管的健康,使人出現氣短胸悶,心悸,呼吸不暢等。
信號五:蹲下呼吸困難氣短
血液粘度高的人,蹲下干活,回到心臟的血液會驟減,加之血液過于黏稠,血液循環供血不足,氧氣與與二氧化碳不能及時完成交換,使肺腦等重要臟器缺血,從而導致呼吸困難、憋氣等機體缺氧呼吸困難的現象。
身體血液粘稠的危害
若是血液變得粘稠,就會傷害到毛細血管,甚至堵塞毛細血管。如此一來,就不僅僅是氧氣和營養物質無法運送的問題了,連周邊的細胞都會死亡。而且肥大的血管很容易吸附脂肪、膽固醇、鈣等,由此血液會變得越發難以通過。放置不管的話,輕則可能引起頭痛,健忘,肩膀酸痛,腰痛,水腫,長斑,長皺紋,月經不調,痛經,脫發,失眠,體寒等問題;還可能會加快動脈血管硬化,甚至引起腦梗塞和心肌梗塞等重大疾病。
血液粘稠不妨多拍拍肘窩
血液黏稠人群主要是老年人群居多,因為一旦患有了血液黏稠,可能會導致很多的其他疾病,尤其是容易提高老年人心腦血管疾病發生的風險,所以要積極的治療,中醫認為血液粘稠,不妨拍打肘窩,效果很好。
除了現代化的醫療技術和藥物外,中醫刮痧的出痧、退痧過程也可以達到凈化血液的保健作用。肘窩、膝窩部位是手足經脈的必經之路。肘關節和膝關節活動較為頻繁,當血液中代謝產物過多,黏稠度增加時,經脈氣血極易在此淤滯。間隔一段時間拍打此處,只要血液內代謝產物增多引起微循環障礙時,就會出痧。通過出痧的方式及時排除體內的代謝產物是最簡便的凈化血液的方法。
具體方法是:在肘窩或膝窩處涂上刮痧油,肘關節和膝關節的肌肉要放松,關節窩朝上;拍打者一手托住被拍打者的肘關節或膝關節,另一手五指并攏,手背微微拱起,用掌心垂直向下拍打肘窩或膝窩。
拍打的力度應由輕漸重,兩次拍打要有間歇。拍打出痧的多少因人而異,少量出痧即可,也可以拍打到沒有新痧出現時為止。剛開始,可以每隔兩周拍打一次,以后每3~6個月拍打一次即可。
如何預防身體血液粘稠?
不要吃得太多
為了不讓多余的脂肪和糖分會積蓄在體內,不要讓血液變得粘稠的話,就不要飲食過量。此外,請盡量控制不要吃零食。
適當的運動
如果定期進行像步行和游泳這樣不會給身體帶來負擔的輕運動的話,會使全身血液暢通,這樣就能改善血液粘稠的狀況了。但是運動過后會大量地失去水分而容易造成血液變得粘稠,所以千萬不要忘記運動后要適時補充水分。
釋放壓力
有壓力就要以各種方式盡快排散出去,聽歌,玩游戲,打球,散步,大笑,找朋友傾訴等等,每天要讓自己的心情爽朗沒負擔,這樣不但血液不容易變粘稠,還可以預防亞健康呢
每天洗個舒服澡
在38度到41度的熱水澡中,一整天的身心疲憊都被沖刷干凈,血液也變得暢通起來,這樣就會稀釋粘稠的血液。但是,注意不要突然洗太熱的熱水澡,否則容易得血栓,也可能有心肌梗塞和腦中風的危險。
水分補給
一是要掌握時機。早晨起床后、三餐前(飯前1小時)和就寢前,最好飲水200毫升。二是應該飲用稀釋效果較好的水。鹽水會促進細胞脫水,不足取;冷水會刺激胃腸血管收縮,有礙水的吸收,不宜飲;純凈水因為太“純”,其低滲狀態會使水很快進入細胞內,對稀釋血液也不理想。理想的水應是20℃—25℃的白開水或淡槐花蜂蜜水,其張力、密度等都接近血液和組織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