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的意思是什么?
不恬靜寡欲無法明確志向,不排除外來干擾無法達到遠大目標。這句話出自《誡子書》是三國時期政治家諸葛亮臨終前寫給他兒子諸葛瞻的一封家書。文章闡述修身養性、治學做人的深刻道理。從文中可以看出諸葛亮是一位品格高潔、才學淵博的父親,對兒子的殷殷教誨與無限期望盡在此書中。
寧靜致遠適合什么人?
淡泊名利的人。
寧靜致遠
讀音:níng jìng zhì yuǎn。
釋義:只有心境平穩沉著、專心致志,才能厚積薄發、 有所作為。
出自:三國諸葛亮的《誡子書》:“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譯文:君子的行為操守,從寧靜來提高自身的修養,以節儉來培養自己的品德。不恬靜寡欲無法明確志向,不排除外來干擾無法達到遠大目標。
反義詞
利欲熏心
拼音:lì yù xūn xīn。
釋義:貪財圖利的欲望迷住了心竅。
出處:清代曹雪芹《紅樓夢》第五十六回:“你才辦了兩天事,就利欲熏心,把朱子都看虛浮了。你再出去,見了那些利弊大事,越發連孔子也都看虛了呢。”
用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分句;含貶義。
造句:正是由于他利欲熏心,才會做出這樣的不忠不孝之事。
關鍵詞: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的意思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