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產業政策有哪些內容?
1、產業汽車投資管理條例
國家發改委發布《汽車產業投資管理規定》,將于2019年1月10日生效。主要內容是取消汽車投資項目審批項目,提高投資項目準入標準。嚴格控制新型傳統燃料汽車產能,改善新型純電動汽車企業項目條件。此外,混合動力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將被歸類為燃油汽車,電動汽車僅適用于由電動機驅動的車輛,但對于消費者來說,購買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不會影響享受國家補貼政策。
2、道路機動車生產企業和產品準入管理辦法
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的《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辦法》將于2019年6月1日起實施;它大大簡化了過去汽車產品的分類,并根據汽車工業新的發展趨勢,肯定和鼓勵“代工”生產模式。政策實施后,相信會有更多的新車廠商加入代工行列。此外,在汽車公司的準入條件中增加了“豁免”特權,以鼓勵它們采用新技術、新工藝和新材料。
3、新能源汽車補貼或繼續退坡
中汽協最近表示,2019年新能源汽車的補貼將大幅減少,但具體減少多少不得而知。據此前媒體報道,2019年新能源汽車的補貼將減少40%。續航里程小于200 km的純電動乘用車不享受任何補貼,而續航里程200-250 km的補貼標準從2.4元下調至1.5萬元,其他檔位依次下調。另外,補貼門檻要提高,落后者面臨淘汰。
4、提前執行“國六”排放標準
按照之前的安排,本應在2023年實施的“國六”排放標準將于2019年1月1日前在重點環保區域實施。深圳、杭州、成都等地已表示,國六排放政策將于2019年7月1日正式實施。同時,廣東、河南、河北、山東、山西等省也有相關文件要求從2019年7月1日起實施國六排放。然而,由于各方缺乏準備,一些地區將暫停執行。對于汽車公司來說,除了需要加強轉車準備和技術挑戰外,還會對運營成本和車輛銷量產生嚴重影響。
汽車產業對國民經濟發展有何意義?
汽車產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也是體現國家競爭力的象征性產業。它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新能源汽車是基于驅動技術的重大升級和轉型。這是汽車產業應對能源安全、氣候變化、環境保護和結構升級的重要突破,也是產業推動世界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戰略新興產業。
1、汽車產業憑借其對勞動力的高需求和強勁的收入彈性,提高了居民收入,促進了國民消費。隨著中國汽車工業及相關產業的快速發展,人民的財富得到了提高。
2、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是中國汽車工業參與國際競爭、搶占國際市場的重要機遇。一旦落后,在后續的競爭中就會處于劣勢。這不僅包括技術競爭,還包括配套設施建設,尤其是收費設施。推廣新能源汽車,配套設施是基礎設施和前提條件。只有當充電站和充電樁像加油站一樣普及時,電動汽車才能真正發展起來。
3、按照目前的汽車燃油經濟性水平,汽車燃油年消耗量將超過4億噸,由此產生的能源安全和環境問題將更加突出。發展新能源汽車不僅是對能源和環境挑戰的有效應對,也是中國實現汽車工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這也是產業汽車抓住戰略機遇、縮短與發達國家差距、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重要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