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汊河國家濕地公園在什么位置?
徽三汊河國家濕地公園位于安徽省蚌埠市淮上區曹老集、梅橋兩鄉鎮的交界處,距離主城區約5公里。包括三汊河濕地及北淝河部分河段,四至范圍為:東南部界線從北向南以曹老集圩堤淝光段——北淝河曹老集圩堤清河段——七號閘——朝陽北路與蚌寧高速交叉口為界;南部自西向東以朝陽北路——101 省道北淝河堤壩為界;西部自南向北沿北淝河梅橋圩堤——三汊河與北淝河交接處——三汊河邵河圩堤——常郢村為界;北部自西向東分別以常郢村——周集圩堤——曹老集圩堤為界。地理坐標為東經 117°18′52"~117°22′44"、北緯 33°00′01"~33°04′28",南北長約7.0 公里,東西寬為0.2—2.0公里。濕地公園總面積801.50公頃,濕地面積 529.60 公頃,濕地率為 66.07%。
三汊河濕地處于淮河流域中部、安徽省中北部,是淮河流域濕地中保存較好的一塊未受污染的自然濕地。濕地類型豐富,有沼澤濕地、湖泊濕地、河流濕地和庫塘濕地,在淮河流域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
三汊河國家濕地公園內有什么主要景觀?
雙墩新石器時代遺址
雙墩遺址位于安徽省蚌埠市淮上區小蚌埠鎮雙墩村北,是一處距今7300多年前的單一的新石器時代臺地遺址,中心面積12000平方米左右。遺址1985年發現,至1992年先后三次發掘375平方米,出土了大量的陶器、石器、骨角器、蚌器、紅燒土塊建筑遺存、動物骨骼,以及螺蚌殼等,種類繁多,既有生產工具、生活用具,也有大批刻畫符號和泥塑藝術品。是淮河中游地區已發現的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存,是淮河流域早期文明有力證據。
雙墩春秋一號大墓
雙墩1號墓位于蚌埠市區淮河以北3公里處、淮上區小蚌埠鎮雙墩村內的墓。這座已有2000多年的春秋墓葬,已經確定墓主人就是春秋時期鐘離國的國君——柏。蚌埠雙墩春秋一號墓葬結構,主要由封土堆、墓道和墓坑三個部分組成。墓葬封土堆較大,呈饅頭形,高9米,底徑60米,是淮河流域見到的時代最早的墓葬封土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