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近年來,河南省西峽縣農商銀行面對內部審計新常態、新方位、新要求、著力從內部審計定位、角色、職責、范疇、資源配置的對標轉型上,積極探索內部審計工作新思路、新方法,通過“五強化”凸顯內部審計的免疫功效,積極承載戰略決策、內部管理、公司治理審計監督和保障作用,從而實現內部審計價值最大化。
強化“按需施教”功效。針對審計工作涉及范圍較為全面的特點,除“以會代訓”開展內部業務培訓外,還組織審計人員參加上級行社組織的信息科技審計及新系統管理審計培訓,學習銀監局部門非現場審計方法和有關監管制度,以保證審計人員能夠掌握相關業務的最新規定。通過審計案例分析與審計成果運用,推動行業內部、外部審計充分的交流平臺建設,提高審計工作的 有效性。
強化“一審多果”功效。通過內部審計工作平臺,統一開發并健全系統風險管理模塊和銀監風險預警模塊,探索外部審計與內部審計的有機融合、資源整合及互補模式,突出內部審計的價值增值功能。在內部審計中他們嘗試采用項目捆綁審計方法,將一些相關的全面審計、專項審計和離任審計納入到一次審計中,力爭一次審計,出幾個審計成果,這樣在一定程度上既減少了重復審計造成浪費審計資源的現象,同時也緩解了審計項目多、審計任務大、人少事多的矛盾。
強化“問題導向”功效。每次審計檢查發現的問題及時向業務部門進行風險提示,對重點問題及時向領導匯報,對面上存在的普遍性問題進行通報,同時提報監事會,以監事會提案的形式向管理層進行風險提示,通過“望聞問診”查病根、“分類治療”開處方,做好風險預警管理。
強化“問責問效”功效。對審計查出的問題及時向被查單位下發整改通知書,要求深入分析原因、落實整改,同時提示業務部門加強管理,有效完善制度、流程,避免同質同類問題的發生。整改過程中,業務部門負責對審計發現問題督導落實整改,并將整改情況報審計部門;審計人員負責進行后續跟蹤檢查,重點關注問題整改的效果和真實性,逐單位逐問題一一過篩,對所有已整改問題全部附整改佐證材料,對不能或不好整改的問題要說明原因,加強管理,保證今后不再發生類似問題。對屢查屢犯的問題,實行累進從重處罰,從嚴追究當事人、檢查人和相關管理人員的責任。
強化“分類落實”功效。對審計查出的違規問題及整改落實情況建立統計臺賬,及時將違規人員姓名、問題類別、違規金額、審計人員、整改落實情況等資料錄入臺賬,每季度根據臺賬數據進行分類匯總統計,定期以簡報形式下發,為風險提示、責任追究、審計考核等提供數據依據,確保管理互聯網、數據可視化、效果顯著化。(供稿:趙澤軒 楊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