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休寧縣流口鎮通過生態美、風尚美,產業美“三美”打造,綜合施策整治農村環境,改善社會風氣,促進民眾增收,全力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人居環境整治是農村的“面子”,也是推進鄉村振興的“梯子”。流口鎮堅持將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納入鄉村振興重要內容,把鄉村振興作為“三農”工作的總抓手,深入推進“黨建+”模式,成立“生態美”志愿服務隊,充分發揮黨員干部的先鋒模范作用,凝聚人居環境整治強大合力,做到共建共享。今年以來,持續扎實開展“大景區·花滿城”三年行動,組織開展“清潔母親河 共護新安源”等志愿服務活動9次,清理房前屋后衛生死角垃圾90余處,清除溝渠河道淤泥、垃圾25處。全力做好松材線蟲防治、秸稈禁燒、巡河護魚等工作,累計巡河220余次,清理處置枯死松樹1156株,推進省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3個。
聚焦鄉風文明建設,流口鎮依托“積分制”管理,廣泛深入開展移風易俗宣傳教育活動,充分發揮網格員作用,及時解決民眾反映的問題。并通過干部入戶走訪解釋政策,征求村民意見,引導村民轉變觀念、弘揚文明新風,不斷增強村民的自豪感、幸福感、獲得感,使村民紛紛從鄉村治理的“旁觀者”變為“參與者”,為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鄉村治理新格局注入新鮮活力。今年以來,推深做實全鎮1298戶黨建引領信用村信息采集和鄉風文明評議工作,開展“紅網議事廳”月度活動9場,收集意見建議60條次,解決民生問題54個,調解矛盾糾紛25起。
鄉村振興不僅要環境新,更要產業興、農民富。流口鎮堅持把穩步增加民眾收入,持續增強民眾獲得感、幸福感作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頭等大事。立足資源優勢,按照“一村一品”產業發展思路,找準發展路子,因地制宜推進產業發展,謀劃以“茶、魚、菌”為主體的特色產業項目,打造有機茶示范基地770畝,改造黃寧口閑置魚塘推進“漁家樂”發展,流轉閑置土地10余畝發展菌菇產業,增加經營性收入近100萬元。同時盤活集體茶廠、老茶校等閑置資產,通過改造出租等方式招引布蘭頓·新安里文旅項目,促進村集體年均增收23.5萬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