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S17迫于歐盟法案壓力支持應用側載和第三方應用商店
6月6日,蘋果將召開WWDC2023大會,屆時將發布新一代iOS系統。最新消息表明,iOS 17在系統方面的升級并不算大,無法為用戶帶來個性鮮明的改進與升級,主要改善系統應用程序方面。
此外,有足夠信息指向iOS 17迫于歐盟法案壓力將支持應用側載和第三方應用商店。消息一出,引起不少用戶質疑安全問題。
2022年3月份,歐盟制定一份旨在規范大型互聯公司運營的《數字市場法》,并且已經在11月1日正式生效。這一法案的實施有可能迫使蘋果徹底開放App的側載,從而讓用戶能夠選擇選擇更多的應用商店。
該法案規定,大型科技公司企業只有在獲得用戶明確同意的情況下,才可將個人數據用于有針對性的廣告。
要能允許用戶自由選擇瀏覽器、虛擬助手或搜索引擎等。而違反規定的公司將面臨全球年營業額10%的罰款,多次違規的累計罰款上限可達20%,并可能面臨收購禁令。
該法生效后進入為期6個月的關鍵執行期,到今年5月2日,所有自認為應被歸為“看門人”公司的大型互聯網企業要主動向歐盟委員會申報。
歐盟委員會在45個工作日內會確認這些公司是否符合“看門人”公司的標準。一經確認,這些公司有6個月的過渡期,在此期間,公司須確保其遵守《數字市場法》的各項規定。
此前,蘋果就曾針對這一問題公開反對過,同時提到安卓現狀。安卓的開源性確實給安卓生態帶來了許多便利,我們可以在任何智能設備上運行安卓系統。
同時可以基于安卓開發第三方的自有OS,這都給開發者以及用戶帶來了最高的自由度。可是高度自由同樣帶來了無序,無序也就意味著混亂,尤其是在國內異常嚴重。
關于側載,說白了就是允許用戶繞過應用商店,從第三方應用市場或者是直接下載安裝包進行安裝,這樣做的好處是什么呢?那就是用戶可以隨意下載一些破解軟件,甚至是應用商店沒有上架的個人開發者開發的應用。
但是也存在著極大的風險,智能手機早已經不是當初的手機,只需要承擔通訊的功能,如今的智能手機更像是用戶的信息處理中心,里面通常存有大量個人信息。
用戶使用側載就無法保證安裝的應用是否遵循開發規范,是否藏有惡意代碼來獲取個人隱私,可問題就在于很多惡意軟件往往在安裝完成之前都無法判斷其是否存在惡意行為。
一旦安裝完成授予權限后卻已經來不及了,個人隱私極大概率會被泄露。因此也就難怪用戶在聽到iOS 17將開放側載之后會有如此大的反應,畢竟安全性對于用戶而言十分重要。
安全性之外,蘋果應用商店的唯一性也為蘋果帶來了極高的營收。2021年,蘋果在其App Store中的利潤超過680億美元,也難怪蘋果會反對開放側載。
蘋果App Store的高抽成一直被人詬病,高達30%的抽成也讓不少服務在蘋果設備上比其他設備上要更貴。
不過好消息是,iOS 17將僅限在歐洲市場開放側載,開發人員可能需要支付額外費用才能通過第三方應用商店提供App服務,同時蘋果將不會在大會上提及這一事情。
這對于國內用戶而言可謂是個不錯的消息,畢竟面對目前國內混亂的應用市場,想要保全個人隱私已是難上加難,一旦開放側載,對于追求安全性而選擇蘋果的用戶,將是一個巨大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