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走進河南省駐馬店市正陽縣先進制造業開發區的河南中坤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濃烈的醬香味撲面而來,蘿卜條、芥菜絲、黃瓜段和花生醬層層碼放,挑選、清洗,發酵、加工、裝箱等,工人們在各自的崗位上有序忙碌。
“他上大學時選擇的就是農產品加工專業,對腌制醬菜情有獨鐘,畢業后在國內多家知名醬菜加工企業工作。”公司負責人馮利說,他從車間工人干起,專心致志研究蔬菜加工20多年,在湖北工作時,曾獲湖北省政府“傳統蔬菜加工產業化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科技進步一等獎,2018年,積累了豐富經驗的他返鄉創業,成立公司對蔬菜進行加工。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他最大的希望就是把醬菜做好,打造特色品牌,促進農民增收,讓中坤味道腌制出生活好滋味。”馮利說,他們在選料、采購、倉儲、生產、檢驗和銷售各個管理環節進行了嚴格把控,不斷進行設備技術升級改造和員工培訓,建立了“源頭有保障、儲存有監測、生產有記錄、信息可查詢、流向可跟蹤、質量可追溯”的食品安全質量控制誠信體系。現在,醬菜種類已有31個品種,蘿卜條、泡椒花生、紅油筍絲、麻辣貢菜、五仁金絲等產品暢銷全國2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2022年,產值達3000萬元。
在正陽縣陡溝鎮陡溝村,河南中坤農業有限公司蔬菜種植基地,村民正在采摘豆角,一捆捆豆角被有序采摘、打包、裝車,這些鮮嫩可口的時令蔬菜,鼓起了鄉親們的“錢袋子”。
“這些豆角質量要求非常高,不能太嫩也不能太老。”基地負責人盧輝一邊檢查村民采摘的豆角一邊告訴記者,一定要按照公司的標準去采摘。
“來采摘豆角,天天有錢掙,感到很幸福。”70歲的村民王英高興地說,這個蔬菜基地對村里幫助很大,在蔬菜基地務工的大多是附近村的留守婦女和老人,每天都可掙幾十到上百元不等的工資。
在正陽縣清源街道唐段莊社區金滿田農業種植合作社辣椒種植基地,村民正忙著除草、澆水,管理即將豐收的辣椒。“在合作社干活離家近,一天可掙七八十塊錢,非常知足。”今年68歲村民陳關華說,由于年紀大了,不能外出打工,就在合作社找到了一份除草澆水的工作很滿意。
“金滿田農業種植合作社,今年種了40畝優質線椒,30畝豆角,全都是與中坤農業訂單種植,目前長勢良好,豐收在望。”正陽縣清源街道唐段莊社區支部書記鄭亮高興地說。
中坤農業通過建立“公司+村集體經濟組織+家庭農場+農戶”和“訂單農業”模式,與全縣10多個鄉鎮鎮簽訂蔬菜種植協議,免費為種植戶提供種植技術,保底價兜底收購。同時,帶動全縣農民在房前屋后、溝邊地角發展蔬菜種植增收致富。
“預計今年他們可實現生產銷售2000余萬件,達到銷售收入4000余萬元。”馮利說,公司將總結經驗每年繼續擴大種植面積,爭取3到5年時間形成萬畝種植基地,企業產值突破億元。
如今,小醬菜不僅是老百姓常見的佐餐食品,也成為正陽縣一特色產業,醬菜產業風生水起,規模化、標準化、現代化發展拓寬了農民的致富路,助力了鄉村振興。
近年,正陽縣委、縣政府全縣域布局、全鏈條發展,鼓勵引導村民調整種植結構,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種植,立足資源稟賦,拉長產業鏈條,構筑起“一村一品”的特色產業發展。大力發展醬菜產業,形成了從種植、收購到加工的醬菜產業鏈,成就了大產業。(韓留收 李玉榮 余川)
關鍵詞: ?正陽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