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吳怎么沒的
曹魏摧毀了蜀漢,兩年后司馬炎代魏自立,改名為“西晉”。孫吳成為魏蜀吳國家中最后一個幸存的政權。
西晉建立后,占領了廣大的北部和巴蜀地區,政治穩定,軍事力量強大,具有統一全國的巨大潛力。漢武帝司馬炎,以吞吳之志著稱,為了實現統一天下的大業,他更加積極地謀劃消滅政權的戰爭。這時,孫吳和吳主孫皓即位后,殘暴傲慢,沉溺酒色,大大增加了西晉的勝利。
孫吳羊祜是怎么去世的?
晉武帝派羊祜進行攻打東吳,經過幾年,晉武帝雄心已減,朝廷又有賈充、荀勖等奸臣當道。羊祜的上表竟沒有被批復。
但武帝也深知羊祜忠心耿耿,一心為國,怕他寒心,便加封他為征南大將軍,以示安慰。
羊枯受到加封并不高興。他接到武帝“暫緩出兵”的詔書,心情異常沉重。他對手下眾將說道:“機不可失,時不再來。我們以后忍怕沒有這么好的機會了!”
羊祜雖對武帝的答復感到失望,但他仍不氣餒,而是接連上書要求出兵,但朝廷卻是連理也不理了。
轉眼,羊祜鎮守襄陽已經八年了。他為國家鞠躬盡瘁,累出了一身的病。又想到自己年事已高,他估計自己的時間不會太長了,便進京面奏武帝,親自分析敵我雙方的情況。
武帝終于被羊祜所感動,又加上張華等人的支持,武帝決定,出兵伐吳,只是要等羊祜病好之后。
但是,羊祜卻等不到那一天了。 他聽到武帝出兵伐吳的命令又高興,又遺憾,勉強支持病體寫了一生中最后一道奏章。他在奏章中向武帝表達了自己盼望晉朝盡快統一的急切心情,同時舉薦杜預接替自己的職位。武帝準奏,立刻封杜預為鎮南大將軍,都督荊州諸軍事。
然而杜預還未來得及出征,羊祜便與世長辭了。想到羊祜一生為國操勞,彌留之際,尚不忘為國舉賢,武帝禁不住淚流滿面。
不久,武帝按羊祜生前戰略戰術,大舉興兵伐吳。被羊祜提拔重用的王濬將吳主孫皓生擒,立下頭功。東吳宣告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