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溪山是什么樣的景區?
潭溪山旅游度假區:國家AAAA級旅游區,國家森林公園,省級地質公園,國家水利風景區,山東省重點風景名勝區。
潭溪山位于山東省中部,泰沂山脈交匯之地,青州市與淄博市兩市交匯處,隸屬于淄博市。可游覽面積9平方公里,有自然景觀100余處,最高峰海拔867米,是一處集風景攬勝、休閑度假、餐飲娛樂、拓展訓練為一體的綜合性旅游度假區。
潭溪山不僅山色秀美,還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資源。據史載,明昭陽太子曾在此避難讀書,昭陽洞由此得名。唐賽兒曾在此屯兵起義,并留有點將臺、三教祠、古碑、古廟等歷史遺跡。
潭溪山旅游區為暖溫帶大陸性半濕潤季風氣候,四季分明,雨熱同季。春季多風,夏季多雨,秋季天高氣爽,冬季略冷有降雪,全年平均氣溫14℃,適合全年旅游。年降水量一般在500~800mm,全年降水量以7月最多,1月最少。由于景區位于淄河流域上游支流,溪流呈放射狀匯入九龍潭水庫,九龍潭蓄水后將展現迷人的區域平湖風光。
潭溪山位于泰、沂山脈交匯之地,是魯中丘陵核心地貌景觀代表。主要以斷崖、飛瀑、清泉、溶洞、裂谷、奇石地貌為特征。地質景觀是以構造作用為主,與自然侵蝕共同作用形成的特殊景觀,具有很高的美學觀賞價值。
潭溪山在“喜馬拉雅造山運動”過程中,于寒武紀—奧陶紀石灰巖地層中形成了一系列臺階狀長崖、深切障谷等地形組合的“潭溪”地貌,峽谷幽深,怪石林立,飛瀑清泉,洞穴奇特,對研究新構造運動和裂谷的演化具有重要意義。
潭溪山特殊的構造部位和地層巖性條件,使園區水體和水動力作用極為發育,形成的瀑布、溪、泉和潭面,構成一道美麗的風景線。潭溪山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又使園內保存和生長了大批具有泰沂山脈特征的樹種,又可稱為山東野外植物標本庫。根據統計,已開發的各類自然景觀共有9種100余處,有山峰30余座,陡崖10余處。
潭溪山景區內有哪些景觀?
迎賓瀑布
位于景區大門入口處,落差達30余米,寬度50余米,氣勢磅礴,蔚為壯觀,有“魯中第一瀑”之稱。
逍遙橋
位于九龍潭東側,潛龍洞洞口側面,為木質吊橋,橫貫于九龍潭之上,是連接旅游中線與南線的必經之地,有“逍遙橋上走一走,快樂活到九十九”之說。
自醉亭
位于潭溪山莊東側小山頂,登亭可俯視九龍潭,遙觀美女峰,眺望祥云橋,因“景不醉人人自醉”而命名。
一線天
位于旅游南線,是大裂谷一處最險要的景點,在一線天看天一線。兩邊巨石矗立,只有這狹窄的一道縫隙,山水匯集到這,急流飛湍,轟鳴震耳,很遠都能聽得到。
石權洞
位于景區山頂部,洞口像是一個大大的公章,叫作“石權洞”,諧音“實權”,寓意大家走過石權洞,又升官增權之意。石權洞與水簾洞相連,風水學講究“山主人丁水主財”,權利與財富相聯,寓意“升官則發財”。
龍鳳臺
位于景區山頂,兩個天然形成的青石平臺相連,象征一龍一鳳,有“龍鳳呈祥,心心相印”之意,故叫龍鳳臺,龍鳳臺觀景,景色絕佳,這里也是觀美女峰的最佳位置。
三教祠
位于旅游南線,是昭陽洞古建筑群重要組成部分,石質建筑,巧妙嵌于天然石洞之間,供奉儒、釋、道三教,故稱三教祠。門兩側對聯:“未明人妄分三教,了得底同悟一心”,橫批:三教同垣。三教祠南側有三股清泉,水質特佳,叫作“三映泉”。
高門洞
位于旅游南線與北線交匯處,是典型巖溶洞穴遺跡,縱向溶洞。洞高有一百多米,有“門高第一洞”之稱, 洞深不可測,洞的右邊有一清泉,常年流水不斷,洞中有許多鐘乳石、石花,里面居住著很多飛鴿和蝙蝠等。
三寨關
位于旅游北線,根據唐賽兒起義的資料修建的石質城門建筑,是唐三寨古寨的西寨口,也是進入北、東、南三處山寨的重要入口,所以又叫“三寨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