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注井
反注井,是指在有液量的井中加入不同濃度的硫酸鈉溶液,導致地層粘度升高而形成井壁堵塞層。由于酸堿作用產生酸沉積物,通過酸井回注和高堿井間歇回注造成地層壓力下降而形成反注井。井壁堵塞層一般為1~2 m,根據井徑大小及地層酸腐蝕程度的不同,有1~4 m和5~8 m兩種規格。其中最大直徑為1 m的最大井厚為10~15 mm。常規注水有酸液滲透性好、壓力低和低產等特點,在高含硫化氫或高含硫地層(C2)中應用效果更好。但該注水方式一般不具備高效開采的條件,如井筒腐蝕嚴重、地層含水率高、儲層非均質性強等。而反注井是指在已注滿硫酸鈉溶液或高堿井間歇回注的條件下,對其地層進行人工造孔以生產天然氣和硫化氫氣體的一種注水方式。目前在國內較成熟的是一種自流式開發方式,即利用水力壓裂技術使生產井與水平巖相連通,在油藏內形成含水層進行開采。該種方法雖然不具備高效生產的條件,但在長慶油田卻已廣泛應用于開發中。
反注井的技術特點
反注井是長慶油田油氣生產的主要技術之一。由于該油田開發較早,目前處于低滲透開發階段,地層內含硫化氫氣體含量高及原油粘度低的特點使該油藏開采不能達到常規注水水平和效益開發水平。而其生產工藝條件相對簡單、成本較低等特點已被廣泛應用于反注井開發中。長慶油田的大部分反注井是通過注入油砂或井壁堵塞層實現生產的。因此長慶油田的反注井基本為水平巖井,部分反注井因注入酸含量較低不能形成有效生產。雖然反注井可以實現一定程度的開采作用,但其注水受酸堿度限制和地層中含有一定量硫酸鹽影響,導致開采效果不佳而影響油氣產量。長慶油田在水平巖反注井中采用兩種反注酸堿方式供選用:1.采用兩種不同濃度的不同組分酸堿濃度的酸液作為緩沖液來調整酸堿濃度。2.采用兩種不同比例的硫酸鈉溶液作為硫化氫氣體的補充劑,其作用效果與酸堿濃度成正比。這種酸堿混合溶液通過硫酸鈉與酸含量的不同比例變化來實現對井內地層壓力的調節作用。雖然這種方法對地層要求較高,但卻可以有效解決油井高產低產的問題。鄉15-10-3井是一口典型例子,該井自2006年7月投產以來累計產氣33萬 m³,累計產油7.8 t,日產氣量最高達到24.4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