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佛祖釋迦牟尼的成道那天正好就是農歷臘月初八,古印度人為了紀念和慶祝佛祖成道,就將這一天取名臘八節,至于喝臘八粥,是因為他們感念佛祖成道之前受了那么多苦難,所以喝雜糧粥憶苦。

臘八節喝臘八粥的原因有多種。其一,在臘八祭祀的時候,古代人會用一些干物來祭祀,以求豐收,而這些干物則是我們吃的臘八粥的材料。其二,臘八節是出于對抗金名將的懷念,漸漸成為習俗。
民間傳說,當年岳飛率領岳家軍在朱仙鎮抗金,當時正是寒冷的臘月,岳家軍的糧食不足,因此附近的百姓紛紛開始接濟岳家軍,拿出雜糧豆果熬成粥給岳家軍做軍糧,最終讓岳家軍都吃上了飽飯。岳家軍為了報答百姓之恩,更加努力,所以最后在臘月初八這天贏得了戰爭的勝利。岳飛死后,每到臘月初八,百姓都以雜糧煮粥,以紀念這位英雄。
還有一個傳說,當年朱元璋被關在監牢里,饑寒交迫的朱元璋發現了一只老鼠洞,而洞口中有許多紅豆、大米等五谷雜糧,因此他將這些雜糧熬成粥,得以飽餐一頓。
后來,朱元璋成為了官員,但是他從來沒有忘記饑寒交迫的日子,依舊時常想起在牢獄中的這天,心血來潮將每年的臘月初八設為臘八節,還會熬制臘八粥飲用。
關鍵詞: 臘八節為什么喝臘八粥臘八節的來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