僵尸企業是什么意思?
僵尸企業是指已停產、半停產、連年虧損、資不抵債,主要靠政府補貼和銀行續貸維持生存和經營的企業。僵尸企業不同于因問題資產陷入困境的問題企業,能很快起死回生,僵尸企業的特點是“吸血”的長期性、依賴性,而放棄對僵尸企業的救助,社會局面可能更糟,因此具有綁架勒索性的特征。
僵尸企業的認定標準
"僵尸企業界定標準是指已停產、半停產、連年虧損、資不抵債,主要靠政府補貼和銀行續貸維持經營的企業。認定“僵尸企業”的參考標準是:生產經營困難造成停產半年以上或半停產1年以上;資產負債率高且連續虧損3年及以上;主要靠政府補貼或銀行續貸等方案維持生產經營;長期欠薪、欠稅、欠息、欠費。滿足以上任何兩項及以上條件,中型及以上規模的工業企業,即為“僵尸企業”。
僵尸企業為什么不破產?
理念問題。很多沿海一帶的一些企業家,寧肯借高利貸、跑路,他也不愿意申請破產,把破產看成是一件很丟人的事情。破產是說明企業病了,要求助于外來的力量來治病。企業如果是欠債,本來就已經不行了,營利能力已經很差了,還在借債,機制也不變,結果欠的債越來越多,欠債越多對債權人傷害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