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購與逆回購的區別?
1. 使用的主體不同,目的不同
對于一般的投資者,不管是正回購還是逆回購,其操作都是使用閑置資金,一般參與逆回購的都是一些機構投資者,比如貨幣基金、財務公司等等。作為個人投資者參與逆回購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讓自己的閑錢在沒有很好的投資方式的時候,利用逆回購獲得一些安全的收益。由于逆回購的利率比較低,所以逆回購并不適合做為一種長期的投資工具,另外,逆回購在周末是沒有利息的。
而正回購大多為銀行為了回籠資金而使用,一些個人投資者使用正回購一般都是因為臨時急用錢而又不想賣出自己手中的證券,這樣就可以通過正回購來獲得自己需要的資金,等解決了燃眉之急之后歸還本金和利息,再拿回自己的證券。
而央行利用回購和逆回購作為金融調控的工具。
正回購是中央銀行從市面上回籠資金的過程,目的是減少流動性。而央行逆回購則是中央銀行從市面上釋放資金的過程,目的是增加流動性。
2、交易過程不一樣。正回購,是對資金融入方面來講,是一個先抵押債券,以此來借入資金,并承諾將來歸還本息,最后取回債券的過程。逆回購,是對資金融出方來講,是一個接納抵押的債券,并借出去資金,最后取回本金以及利息,并返回債券的過程;
3、實行的條件不一樣。一般中央銀行采用正回購或是逆回購最主要還是根據當時的國家經濟情況,如果市場資金緊缺,流動性出現問題,央行就可以采用逆回購的方式,釋放流動性;如果市場過于寬松,資金泛濫,央行就可以利用回購,回籠資金,減少流動性。
回購和逆回購的含義
逆回購,指資金融出方將資金融給資金融入方,收取有價證券作為質押,并在未來收回本息,并解除有價證券質押的交易行為。
正回購是一方以一定規模債券作抵押融入資金,并承諾在日后再購回所抵押債券的交易行為。也是央行經常使用的公開市場操作手段之一,央行利用正回購操作可以達到從市場回籠資金的效果。較央行票據,正回購將減少運作成本,同時鎖定資金效果較強,減少流動性。
主動借出資金,獲取債券質押的交易就稱為逆回購交易,此時央行扮演投資者,是接受債券質押、借出資金的融出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