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北事變是什么事件?
華北事變是指1935年日本帝國主義企圖把華北從中國分離出去而制造的一系列侵略事件。其內容應包括“河北事件”及《何梅協定》;“張北事件”及《秦土協定》;“華北五省自治運動”及“冀察政務委員會”,這些事件基本上都發生在華北地區,故稱華北事變。
華北事變時間和影響
華北事變是指九一八事變后,1935年日軍侵犯華北地區所造成的的一系列事件的統稱。
華北事變的爆發,顯示了日本侵略者的野心,他們不會因為只占領了東三省就滿足,他們的欲望是占領全中國,這次事變發生,警醒了廣大的愛國同胞,讓人們認識到了中華民族的危機已經達到空前嚴重的程度,只有英勇抵抗日本侵略者,國家民族才會有希望,一味地的妥協和不抵抗,到頭來只會助長侵略者的囂張氣焰。其次華北事變的爆發,為國共第二次的合作提供了契機,國際上,華北事變加劇了美英等國與日本的矛盾,使他們為中國的抗戰輸送了大量的軍事援助,一定程度有力地支援了抗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