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息支付倍數是什么?
利息保障倍數是指企業息稅前利潤與利息費用之比,又稱“已獲利息倍數”。利息保障倍數不僅反映了企業獲利能力的大小,而且反映了獲利能力對償還到期債務的保證程度,它既是企業舉債經營的前提依據,也是衡量企業長期償債能力大小的重要標志。
利息保障倍數的計算公式為:利息保障倍數=息稅前利潤÷利息費用。
息稅前利潤是指利潤表中未扣除利息費用和所得稅前的利潤;利息費用是指本期發生的全部應付利息,不僅包括財務費用中的利息費用,還應包括計入固定資產成本的資本化利息。
利息保障倍數多少合適?
(1)利息保障倍數表明l元債務利息有多少倍的息稅前利潤作保障,它可以反映債務政策的風險大小。如果企業一直保持按時付息的信譽,則長期負債可以延續,舉借新債也比較容易。
(2)利息保障倍數越大,利息支付越有保障。如果利息支付缺乏保障,歸還本金就很難指望。因此,利息保障倍數可以反映長期償債能力。
(3)如果利息保障倍數小于1,表明自身產生的經營收益不能支持現有的債務規模。
(4)利息保障倍數等于l也是很危險的,因為息稅前利潤受經營風險的影響,是不穩定的,而利息的支付卻是固定數額。
(5)利息保障倍數越大,公司擁有的償還利息的緩沖資金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