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早發現茶的人是誰?
關于茶最早是被誰發現并利用的,一直以來都有兩種傳說,其中有兩個最為經典。
我國《神農本草經》記載:“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這是說神農有一天吃了72種有毒的植物,腸子變黑了,后來又吃了另一種葉子,竟然把腸胃里的其他毒都解了。神農就把這個東西叫做查(音同我們現在所說的茶)。因此,茶最早是被作為藥用而引入的,具有很強的解毒功效。
還有一個比較著名的傳說,是《大英百科全書》里面記載的“達摩禪定”的故事。傳說六朝時期達摩自印度來到中國,立下九年面壁禪定的誓言,前三年達摩如愿以償,但終因體力不支以至于熟睡,醒來后達摩怒極割臉。不料被割下的眼皮竟生出小樹,枝葉繁茂,將樹葉置于熱水中浸泡,可飲,且消睡。最終達摩兌現了九年禪定的誓言。
茶葉是什么時候出現的?
茶葉源于中國,茶葉最早是被作為祭品使用的。但從春秋后期就被人們作為菜食,在西漢中期發展為藥用,西漢后期才發展為宮廷高級飲料,普及民間作為普通飲料是西晉以后。
發現最早人工種植茶葉的遺跡在浙江余姚的田螺山遺址,已有6000多年的歷史。飲茶始于中國。葉革質,長圓形或橢圓形,可以用開水直接泡飲,依據品種和制作方式以及產品外形分成六大類。依據季節采制可分為春茶、夏茶、秋茶、冬茶。以各種毛茶或精制茶葉再加工形成再加茶,包括分為花茶、緊壓茶、萃取茶、藥用保健茶、含茶飲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