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的年夜飯吃什么?
北方人過年習慣吃餃子,是取新舊交替“更歲交子”的意思。又因為白面餃子形狀像銀元寶,一盆盆端上桌象征著“新年發大財,元寶滾進來”之意。而南方主要吃年糕,尤其是江浙一帶。年糕與年高諧音,意寓人們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高。除此之外,在吃年夜飯時,很多地方開席時首先要吃的菜就是雞,因為雞寓意吉利。中國有年年有余的說法,所以魚也是年夜飯必備的一道菜。
隨著時代的變遷,人們對年夜飯菜的做法也是五花八門。但是其宗旨就是飯菜要代表吉祥,象征新年新氣象。
年夜飯為什么不能吃完?
“在侗鄉有這么一種習俗,就是大年三十那天的年夜飯一定要多煮一些,留一些飯在正月里吃。因為有剩飯代表著年年有余,家庭美滿富足,可謂是十分吉祥的新年祝福。每年過年的時候媽媽都會多做一些飯,而且跟孩子說剩飯不許丟掉,一直吃到第二天的早晨或中午,一種古老的習俗就這樣傳遞了下來,象征著接下來一年的日子富足,不愁吃不愁穿。